矢量信号发生器是为不断满足通信技术发展的数字化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信号发生器,它将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引入信号发生器技术领域,为通信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通信领域,由于通信业务的增长每一天都有更多的用户需要占用新的频谱,而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尽可能提高系统单位带宽传输的信息量。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技术相比,可带来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好的兼容性、更高的数据保密性、更好的通信质量。
因此,近年来数字调制技术在通信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矢量信号发生器就是为不断满足通信技术发展的数字化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信号发生器,它将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引入信号发生器技术领域,为通信设备的测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数字调制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矢量调制是产生数字调制信号的 最佳方案。传统的模拟调制方案使用幅度调制或者角度调制,调制器用于改变载波的角度(频率或者相位)或者幅度,但禁止同时改变载波的角度和幅度。
与传统调制方案不同的是,矢量调制方案允许一个调制器同时控制幅度和相位。这种调制通常用I/O坐标图来描述,因此矢量调制也被称为I/O调制,矢量调制器也被称为I/O调制器。
最早矢量信号发生器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采用中频矢量调制方式结合射频下变频方式产生矢量调制信号。
频率合成单元产生连续可变的微波本振信号和一个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和基带信号进入矢量调制器产生载波频率固定的中频矢量调制信号(载波频率就是点频信号的频率),此信号和连续可变的微波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连续可变的射频信号。
射频信号含有和中频矢量调制信号相同的基带信息。射频信号再由信号调理单元进行信号调理和调制滤波,然后被送到输出端口输出。
点频矢量调制方案由于其调制方案简单易行而获得了各大仪器公司的青睐,早期的矢量信号发生器都是基于此方案设计的,甚至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产品采用这种方案。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宽带矢量调制器设计技术日益成熟,出现了以宽带矢量调制器为基础的矢量信号发生器。由于宽带矢量调制器工作频率范围的限制,实际应用中还要和射频/微波变频方式相结合。